跳到主要內容

原始林裡的發酵小旅行(額滿)



施雜貨位於鹿谷的農場是一個原始的小森林,每一株植物自然座落在農場的每一處,走進山裡一呼吸,便洗滌了在城市裡的疲憊、勞累和焦躁。
多年前我們曾經在這裡採集野菜煮食,和山林親近的相處,渡過安靜又自然的美好時光,一直希望能再一次走進這個小森林。最近農場裡的麻竹開始冒出新筍,所以和施雜貨決定一起來舉辦一個發酵的小旅行。除了採筍、製作酸筍之外,也可以享用施雜貨在農場採集的筍子和發酵筍子的午餐料理,還有女兒芫芫手做的甜點和女婿博堯的好喝咖啡以及施家愛狗咪勾 Migo一路相隨。

活動內容與辦法
主辦: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施雜貨
兩梯次活動日期:2018/8/19(週日)報名連結:https://goo.gl/forms/jyX3FnQQFmDZwltp1
                                2018/8/20(週一)報名連結:https://goo.gl/forms/EmS3hZPiqLpE6kkt1
活動時間:10:30~17:00
集合地點:台中高鐵站 星巴克咖啡館前(請大家自行前往台中高鐵站)
集合時間:當日早上915 (請大家務必準時到達)
活動地點:施雜貨 南投鹿谷園區
活動費用:每ㄧ梯次  Beher食物研究館會員3420   Beher食物研究館會員3600
(費用包含台中高鐵至鹿谷往返交通費、旅遊保險、野菜午餐、採筍、發酵酸筍教學和製作、學員可攜帶一瓶做好的酸筍和一隻麻竹筍回家,請大家記得自行攜帶環保袋)。

活動注意事項
**如遇天災、路況受損等不可抗拒之因素,致活動被迫取消,將全額退費。
**活動日七個工作天()前退出者,將可退費,但須扣除100元手續費。
**活動日前六至一個工作天內退出者可轉讓名額,但不退費。
**活動當天因個人因素退出者,將不可轉讓名額及退費。

園區注意事項
**園區為原始林,報名前請先評估是否能接受。
**需自備帽子、防蚊裝備、毛巾(主辦單位會準備輕便雨衣和雨鞋,因山區午後常有雷陣雨。但如果你有潔癖想用自己的雨具,請告訴我們一聲)。
**建議穿著長袖衣服、長褲及包鞋 (也可多帶一套衣服更換)
**戶外活動請盡量避免噴灑香水或味道太過濃烈的防蚊液。
**自行帶來的垃圾請記得帶下山,共同維持山林生態。

關於施雜貨
施雜貨一家人是Beher的好朋友,我們非常喜歡這家人,滿懷歡喜的和他們共同舉辦這次發酵旅行的活動。
施雜貨成立於20156月,位於台中太平經營多年的汽車修配場變身而成的手作雜貨店,由一家四口一起經營。店內販除了售家人與農友的各式手作,也提供美味的無菜單料理,並堅持使用本土與友善種植的食材,認為在地當令的飲食最能撫慰身心。

施家爸爸-赤牛仔是施雜貨的靈魂人物,身為資深修車技工,保留著一顆童趣的心。 看見了汽車廢材一直是廢棄物的最大宗之一,將這些廢材與其他自然資材結合,製作成各種生活實用品一直是赤牛仔想做的事!
所以,赤牛仔將自己的家當成他和這些舊物一起遊戲的場域,從門牆窗壁,桌椅檯凳,地板燈具,所有生活上的用品,一應俱全,玩得不亦樂乎!不僅實踐了手作,更製作出一個個別具風格的生活實用品和充滿手做質樸美麗的施雜貨店舖。(2014年幼張老師文化出版,黑手玩家:手作與生活器物的美好交會

施家媽媽-阿默熱愛山野與植物,近十年,素人作家阿默用懷鄉、感恩之筆陸續寫下五十種家鄉植物的風姿,及早年鄉居生活這些可用、可食植物所帶來的清貧之樂(由張老師文化出版,我生命中的花草樹木)。也從二十年前開始,生活上的諸多苦悶催促阿默必須為自己不斷湧現的情感尋找出口,於是在先生同意下買了一片山林,阿默於是成為近乎無為而治的林地管理者,我們這次舉辦活動便是位於南投鹿谷的這片美好小森林。

施家小女兒-芫芫,以下她的自我介紹:
我,是施雜貨的生命共同體。 成長在一個其他人都是藝術家的家庭,對於我這個只喜歡發呆的小女兒似乎有點格格不入;高職畢業後,向家人宣告『學校沒有我想學的!』便投入職場,從餐飲服務、廚房料理、行政文書到人事採購,觀察過許多不同的行業文化並轉換過許多職位,從中學習與累積技能。直到開店的那一天我才豁然發現,原來之前經歷的一切都是為這一刻所做的準備啊「以珍惜資源、愛護土地為中心主軸,用離心力的方式灑出無限可能」是開店之初便堅持至今,如今已邁入第四年,每個階段都可以看到自我成長卻從未偏移施雜貨與我是生命共同體,是因施雜貨每階段展現的不同樣貌皆因我對於探索的渴望;對於耕種農法的好奇、對於走入野地、對於自然界的神秘面紗、對於生態永續、對於生活在這座島上的人們,隨著我對於萬物的探索觸角而延伸,因而改變了施雜貨成長的樣貌這一次歡迎大家走進我們照護了28年的原始竹林,來場不一樣的探險吧

施家女婿-博堯 
在施雜貨時,總會看到一個斯文、說話慢條斯理的年輕人,正在沖泡咖啡招待著大家,他就是施家女婿:楊博堯。除了對咖啡的專研之外,博堯還是一位有想法的新銳藝術家呢!出生於台灣台中,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學士班及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碩士班,自2012年開始籌備長達四年之久,秉持著慢工出細活的嚴謹態度,穩健踏實地累積創作能量。2017年《產地到餐桌》系列創作是正式出道的個展,這系列作品探討食物生產與消費的議題,呈現了當代食品工業高度發展下食物的生產與製程,以及消費者選購和食用的片刻情境。博堯透過飲食觀察生產到消費過程中較複雜的層面,並進一步探討生產端與消費端中的權力關係與發展脈絡,以精心巧妙的畫面安排,呈現食物從產地到餐桌所涵蓋的面向,由此來反思飲食對自我及社會的意義。除了喝博堯為大家泡的好喝咖啡之外,你一定也要看看他的畫作,找他聊聊創作的想法。

咪勾 Migo 生於2006/3/7,帶著施雜貨全家人期待而誕生的紅棕色長毛臘腸狗, 離乳後便開始餵食奶粉拌飼料,可能是造成骨骼強壯的主因,因此暱稱她是「金剛芭比」。 擁有靈活大眼睛與濕潤的黑鼻頭、厚實的胸腔、胖胖的四肢與永遠翹得高高的羽狀尾巴。會思考、有點膽小、快樂、潔癖並且以為自己是人,享受著跟一般的待遇然而大家也樂此不疲深愛著家人並肩負起捍衛家園的責任,任何陌生人不得進入施家的私有領域,甚至連經過施家門口的路人都能感受到她對於家園的愛。這次的發酵小旅行她將會一路相隨,請不要害怕、勇敢接受她的熱烈歡迎(狂吠)!

Beher 食物研究圖書館 | 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4
Email: thebeher@gmail.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甚麼是"精進料理"?

日本的精進料理被稱為日本料理的原點,是一種極至的健康料理,但它原本是所謂的寺院內『僧侶料理』,調理與進食都被視為是一項精神修行。精進料理在局限的 食材範圍、嚴格的戒律下,將五法、五味、五色發揮到極致,同時加入日本料理中最重要的季節感,是一套嚴謹,尊重生命與食材的料理。 照片取材自日本wikipedia,詳細資料請參考其網站。 精進料理是於鐮倉時代,由永平寺的道元禪師將之確立。初期是寺廟裡的僧侶餐食,忌食生腥肉類、魚介類,以及所謂的葷菜類(洋蔥、蔥、蒜等),是一種完全以季節性當季野菜為主的餐飲習慣。 精進料理中大豆食材占了很重要的份量,在不食用肉類的飲食中,大豆是最主要的蛋白質攝取來源,同時為了使僧侶不產生厭膩,大豆食材日漸演進進化,發展出豆 豉、味噌、醬油、豆漿、豆皮、豆腐、油豆腐、納豆等等多樣化的豆類食品,精進料理可謂日本料理進展與精緻化中很重要的一環。更有一種說法懷石料理是由精進 料理衍生出來,所以包含著精進料理的根本精神。 這種最初僅是寺廟中僧侶食用的精進料理,後來發展到婚喪喜慶時、掃墓年中行事中的一項正式、類似儀式的餐飲,更演變至今,成為會於一般家庭或是料理亭供應的餐餚。 不過有時在部分料理亭中所供應的精進料理,並不能算是純正的精進料理。部分料理亭的精進料理,進展到是以提供『美食』為目的,所採用的高湯其實是以『動物 性食材』熬煮出來。另有一些供應的精進料理的店也會結合懷石料理的形式,讓精進料理顯得更隆重,菜色更豐富。也有一些日式料理亭不訴求是精進料理,而是訴 求山菜料理,但其實是本著精進料理的調理與食用精神。更有許多料亭是將精進料理結合現代料理,呈現新風味的創意精進料理。 要吃純正的精進料理,深知此道者會至知名寺院,或是供應正統精進料理的知名日式庭院料理亭(此種料理亭多為老舖),帶著 修行的心情,品味精進料理的深沉內在與欣賞日式庭園的幽靜。有心修行者還會住宿寺院一晚,體驗寺院中的修行生活,或是僅僅為了品嚐知名寺院只有早上供應的 素食『晨粥』。據說最正統道地、最高深的精進料理亭,多位於京都古老寺院附近。 日本的精進料理所採用的食材與台灣素食料理的食材略有不同,在日本的精進料理大量運用了野菜、香菇、豆腐、麩、蒟蒻、根 菜類、鹿角菜、昆布等,在台灣的素菜中常使用的綠豆、髪菜、荸薺、金針菜、...

怎麼使用 韓式紅辣椒醬 |Beher 發酵食物

  怎麼使用 韓式紅辣椒醬 |Beher 發酵食物 大醬(/된장/ Doenjang)、紅辣椒醬( 고추장/ Gochujang)、包飯醬(쌈장/ Ssamjang)這三款醬料是許多韓國菜的風味基底, 走進任何韓式食材專賣店,甚至台灣一般超市都能瞧見, 只是大部分都不是在醬缸中經過長時間發酵的食品, 而是大量加工生產的工業食品,裡面有許多甜味劑和化學添加物。 Gochujang是韓國烹飪的基礎材料, 也是世界上深受喜歡的調味品之一,既美味又用途廣泛, 嚐起來有些辛辣、有些甜的糊狀紅色辣椒醬。從石鍋拌飯到 dukbokki(떡볶이/炒年糕) 的許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蹤影。 傳統上經過催芽大麥粉、紅辣椒粉、發酵黃豆(meju- garu)、糯米、麥芽糖、鹽發酵製成的Gochujang, 它會發酵數月,有時甚至數年,其中糯米中的澱粉轉化為糖分, 創造出 Gochujang 標誌性但微妙的甜味。 韓國和日本在麴的運用有截然不同的文化, 一個在實驗室裡經過幾百年馴化,一個經常在自然捕捉野菌, 各自演化出自家不同的風格與地方特色。 因為對發酵食物的著迷,加上多年探討和研究日本與韓國發酵食物, 便不加思索的把原汁原味的韓國食材, 甚至在韓國鄉間隨處可見的陶缸都空運來台灣, 經過十個月的發酵熟成(六個月的日曬), 日日照顧並且耐心的等待著微生物為我們舌尖創造的發酵好風味。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嘗試將它加入不同料理之中,例如: 醃雞腿時除了一般加入的醬油、大蒜、薑片、米醋、芝麻油、糖, 不可缺少的就是Gochujang ,再裹粉去炸,加上甜甜醬汁,這就是韓風炸雞( 我們不喜歡甜甜醬汁弄的滿手黏糊糊, 不過網路上應該很容易找到食譜)。 Gochujang 加一點芝麻油和烤芝麻(我們的辣椒醬比較不辣, 喜歡辣再加一點辣)捲入生菜內,加上烤五花肉,大口塞進嘴裡, 就是韓國劇裡最豪邁的吃法。 生魚片愛好者會愛上這種美味的韓國刺身拌飯,一碗好米飯, 放上生魚片搭配新鮮生菜、蔬菜和小魚卵(masago), 淋上醬:Gochujang 一樣加一些芝麻油(韓國人好愛芝麻油啊!)和米醋的拌醬。 韓國燒烤是迷人的一餐,您只需挑選頂級韓牛的蛋白質和蔬菜, 然後在您自己的餐桌上用火焰燒烤即可! 將薄牛排醃製一夜就可以在家裡燒烤出韓國風味烤肉。 鹹味微辣的烤牛肉味道濃郁,完全令人上癮。在食物處理器中, ...

2025 Beher日本之旅|雪國 山形・秋田

  2025 Beher日本之旅|雪國 山形・秋田 2016年我們一行人前去山形旅行之後, 一直心心念念希望在大雪時再次前往,這一等將近九年。 北方、雪、火、發酵和吉田先生的設計,是我們一直堅持的主題。 非常謝謝所有日本工作的夥伴們,願意體諒和接受我們任性的要求! 在這幾個月的極力協助。 滿滿的誠意和真心,甚至有人多次從東京前往日本東北勘查和溝通, 更千里迢迢前來台北Beher討論。 已經不記得我們改過多少地點和活動內容, 也不記得用了有限的日文努力看過多少資料,更有無窮盡的溝通。 這次旅行的工作團隊很浪漫,是一個瘋狂的組合,不顧一切, 企圖打破無聊和重複, 只希望呈現旅行的獨特性(Locality)、異質融合( Remix),當然更要兼顧永續和健康。 例如:設計師和廚師一起發酵醞釀,即將給我們帶回的禮物包裝設計 以及不同領域的廚師們一起烹調、料理我們的晚餐激發的火花, 這是都是“人的發酵”。 這次的行程,有傳統、有創新,食物和人都“發酵”了!! 真的好夢幻,整理好行程我的心早已感動滿溢~~ 我們將一起向北進入雪國,探索日本雪文化。感受雪的溫度、景致、 飲食、力量甚至聲音,浪漫又陶醉在雪國嚴寒中,升起營火。 體驗新生代日本設計師如何與哲學家般廚師, 顛覆現代設計概念並融合烹調,兩者一起思考、探索和產生共鳴。 進入山形最上町,和農夫媽媽學習和品嚐母子相傳的鄉土美食。 用味覺和所有感官,享用多位移住山形的廚師們如何一起共同烹調, 彼此激發火花的晚餐餐會。 品嚐日本不同釀造方式的清酒和自然派葡萄酒, 以及日本盤中難尋的溫柔素食。 參觀江戶時代至今175年歷史的秋田県橫手老藏,如何兼顧傳統、 勇於革新, 並和大家一起探索藏內新發現的微生物如何加入發酵飲食。 最後在秋田縣橫手市增田, 百年來仍舊以井水仔細淘洗米來制麴老舖“旬菜みそ茶屋くらを” 的麴料理課程,結束我們這次的旅行。 2025/2/14(星期五) 18:00  山形新幹線 新庒站 集合   山形新幹線時刻  → 前往 山形県最上町・ 瀬見温泉 晚餐:觀松館  check in 泡湯 洗去旅途舟車勞頓的疲憊。 餐後:敬請期待,小小驚奇活動。 住宿:觀松館  2025/2/15 (星期六) 早餐:觀松館  → 前往 une(うね) 山形県最上郡最上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