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初夏,籌備了三個月的精進料理課程與宜蘭小農行終於展開,滿懷期待的心情在看到市川老師走進Beher生活廚房的那一刻,似乎所有辛苦都值得了。前往宜蘭的那天,太陽正對著我們微笑,與我們一同踏上這趟旅程。
我們在宜蘭遇見了三個不一樣的農夫,他們小農程超傑、熊國荃以及賴青松。
我們在宜蘭遇見了三個不一樣的農夫,他們小農程超傑、熊國荃以及賴青松。
小農程超傑,務農的閒暇之餘也不忘讀書來充實自己。圖中的胡蘿蔔、春菊與苦瓜為這次上課所採用的食材。
小農程超傑,標準農家子弟,從小在梨山種梨子,學會了許多高接梨的方式,和我們分享了很多嫁接植物的方法。
小農程超傑,標準農家子弟,從小在梨山種梨子,學會了許多高接梨的方式,和我們分享了很多嫁接植物的方法。
他是個非常可愛的農夫,當談論農事、嫁接等他的專業時,侃侃而談的態度,說不完的經驗分享;然而,當話題離開專業,就是一個靦腆害羞的農夫。
他不只個是農夫,還是一位建築師。當天我們所參訪的溫室,就是由程超傑一手搭起。原先是父母種菜的一片地,在程超傑的細心建構下,成為一個有機無毒的溫室,讓身為農夫的他大顯身手,種出能我們安心食用的作物。
小農熊國荃市川老師與農場中的合影。小番茄與玉米筍為本次上課的重要食材,三星蔥也是熊國荃農場的主力。
熊國荃則不同,他是一位在三重土生土長的都市人,大學園藝系畢業,為了女朋友來到宜蘭的他,將所學與青春投入在這片土地上,希望為有機農業貢獻一己之力。
熊國荃的農場是無遮蔽物的自然農場,比起溫室栽培需面臨更大的挑戰,而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不只是擁有夢想,也積極努力於耕作,不曾懈怠,即使失敗也不輕易氣餒,希望能研發出更多能在宜蘭生長的作物。
熊國荃的農場是無遮蔽物的自然農場,比起溫室栽培需面臨更大的挑戰,而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不只是擁有夢想,也積極努力於耕作,不曾懈怠,即使失敗也不輕易氣餒,希望能研發出更多能在宜蘭生長的作物。
左圖賴青松附蓋滿江紅的稻田,稻草人則是台灣農村鎮線的實習生們所創作的。
而賴青松的榖東俱樂部相信是大家所熟悉的,在稻田中漂浮的蕨類植物滿江紅是賴青松尋覓多年後得到的寶!滿江紅能夠吸引福壽螺的目光,使水稻能夠順利生長,並且維持水溫,不讓太陽直射水田,死亡後更能成為稻田中的養份,不需再額外使用肥料,是目前青松農場中相當重要的一份子。
當天,有一群台灣農村陣線的學生們在賴青松家實習,他們是一群關心台灣農村的人們,在台灣各地為農民爭取權益、為農村奮鬥,希望尋找能讓台灣永續發展的方式。
在這些農場裡,我們吃到的不只是健康與安心,更多的是農夫們對待作物的愛,有機會到宜蘭參訪這些特別的農夫,相信你也會與我們一樣深受感動。若有任何興趣,歡迎直接與農夫聯絡,支持台灣友善小農,讓台灣農業能夠更永續的發展下去。
而賴青松的榖東俱樂部相信是大家所熟悉的,在稻田中漂浮的蕨類植物滿江紅是賴青松尋覓多年後得到的寶!滿江紅能夠吸引福壽螺的目光,使水稻能夠順利生長,並且維持水溫,不讓太陽直射水田,死亡後更能成為稻田中的養份,不需再額外使用肥料,是目前青松農場中相當重要的一份子。
當天,有一群台灣農村陣線的學生們在賴青松家實習,他們是一群關心台灣農村的人們,在台灣各地為農民爭取權益、為農村奮鬥,希望尋找能讓台灣永續發展的方式。
在這些農場裡,我們吃到的不只是健康與安心,更多的是農夫們對待作物的愛,有機會到宜蘭參訪這些特別的農夫,相信你也會與我們一樣深受感動。若有任何興趣,歡迎直接與農夫聯絡,支持台灣友善小農,讓台灣農業能夠更永續的發展下去。

右圖為這次精進料理課程的成果,使用了農夫程超傑先生源禾綠的農場中的春菊、胡蘿蔔葉、皇宮菜和苦瓜,以及熊國荃先生久豐有機農場中的玉米筍、黃番茄和糯米椒,白飯則是穀東俱樂部的青松米。
程超傑 源禾綠的農場 0922-501-190
程超傑的農場中有少量空心菜及地瓜葉,因天氣炎熱,菜量較少,且程超傑最近開始培育瓜類,之後會有很多不同種的瓜類哦!
熊國荃 久豐有機農場 0937-407-609
熊國荃的農場中目前有上課時曾經使用的糯米椒及少量番茄,還有許多三星蔥及日本茄。
賴青松 榖東俱樂部 03-923-3914
Beher 生活廚房 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4號
http://www.beher.com.tw/
週一休,週二~週日11:30am~7:30 pm
報名專線:02-27652646
Email: thebeher@gmail.com
留言